Loading
0

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智能制造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要想转型智能制造,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化改造。

这是目前中国传统制造业共同面临的窘境,也是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生死局,往前一步是云山雾绕前途未卜的“智能制造”,退后一步是时过境迁风光不再的“传统制造”,是选择保守观望的坚守,并屈辱的要死不活的苟延残喘,还是选择迎难而上的开拓,期待一次引领时代潮流的疯狂,不一而足。

作为一个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行业从业者,我个人认为在这场革命性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我们主要面临的会是以下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实行智能制造的升级,才能在历经艰辛后偿到胜利的果实。

了解慧都智能制造

那么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转型智能制造需要的条件如下:

01 资金问题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产业升级就是一场不容有失的持久战,虽然我们真的很想速战速决,但奈何事不由我啊,而且任何战争的背后都是金钱的较量,传统制造业面临的这场产业升级战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

其实就智能制造技术而言,对于任何行业都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现在很多所谓的技术壁垒都在被迅速的打破和推翻,即使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依然可以很轻松的获得很多国际上的顶尖技术来布局我们的智能制造,前提是只要我们愿意为此买单,金钱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通用而有力的语言,在技术面前也一样。

一套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至少在几十万上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订单和体量来消化成本,基本上很难做到收支平衡,特别是很多产品的生命周期有限,也许还没有收回成本就已经退出市场了,这就是很多企业需要去面对的窘境,如果不投如自动化设备,依靠传统的生产模式,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加工成本等方面又完全没有优势去和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竞争,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局。

我们都知道,做自动化设备的人最深的感受就是“甲方都是变态的”,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因为对乙方来说这可能只是一单“生意”,而对甲方来说就是在重铸一次“生命”,这种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的紧张程度自然不同,而且很多人是“透支”资金来做的,那可是真金白银的付出,如果不能从这个上面获得回报,那投入的意义何在?

而且制造业历来都是重资产行业,随便一个投入都是“奔驰”、“宝马”般的现金流往里面砸,同时智能化产业升级的试错率太高,因为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水深水浅却亦未可知,所以资金的丰足与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说得不好听一点,钱多点的企业成功率一定要高一些,因为它可以多折腾几次,如果你连一次失败都无法承担,那注定是无法成功的,这也就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成本吧。

02 生产工艺全面优化

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并不单纯是实行所谓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那么简单,而是一次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与再造,这不是一个单凭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可以单独胜任和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而事关全局的复杂工程,是一个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百年工程。

在这个产业升级过程中,很多老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会被取代,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会被引入,随着这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上马,生产工艺的再组织与匹配,经营管理的权责与效率等等都需要重新评估和计算,企业是否具备了足够的勇气和人才去推行这样的产业升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企业不从全局性的去布局智能制造,只是针对某些工序或瓶颈工序去升级的话,其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是盲目的颠覆其中几道序的传统生产方式,这会给后序工序带来很大的隐患。

举个栗子,某公司的一个产品关键零件的加工在传统生产方式时是采用普通平面磨床来进行,但是了解到市面上有一种自动化的大磨削量进给磨床后,该公司觉得完全可以应用到自己公司的生产工序上,于是随即上马该项目,设备采购,试加工等等环节都没有什么问题,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也很不错,尤其是全自动化的加工方式更为公司增添了一抹“高大上”的亮眼色彩,但是加工后的零件在走后续的是否出现了大问题,因为是大进给量的磨削,所以在磨削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导致材料聚集了大量的加工应力,同时也因为发热的缘故,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经历一次类似退火处理一样,整个材质变得更软,后续在铣削过程中,零件的加工性能锐减,刀具寿命急剧下降,加工质量也不容乐观,更要命的是零件加工后产生了很大的弯曲变形,导致零件根本就无法使用,这就是典型的解决了一个小问题,产生了一堆的大问题,而且这是个死穴,没法改变的死穴。

03 智能设备行业定制

其实现在的很多智能装备并没有深入到大多数行业,只有少数行业或者一些通用型智能装配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绝大部分行业还都是一片空白,甚至很多行业的装配智能化都不知道从什么切入点去开始,装备制造商不懂得行业的需求,知道自己需求的行业又没有智能装备的研制能力,二者之间相互脱节也相互隔离,没有很好的交流渠道与平台,这就是当下最大的尴尬。

很多有实力的公司都会成立自己的智能装备事业部来干这个活儿,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完全立足于企业所在的行业和产品工艺特点来研发智能装备,特别是很多大型的企业,本身对智能装备的需求就非常大,所以拥有最的智能装备研制能力是最佳的选择,例如格力空调,富士康,台达等企业都是这样的发展模式,他们在无限满足自己企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对位的技术输出,例如格力的精密机床系列,富士康的智能工厂项目等等都是这样的模式。

即使你的企业没有能力去养一个智能化装备研制团队,你也一定要培养一个对智能装备有清醒认知的人,他的存在可以做好一个专业的“甲方”的角色,而不是自己都一头雾水的给别人添乱,还有维护团队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任何智能设备其本质还是设备,是设备就牵涉到维护和修理,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运维团队,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就会很被动,这也是需要提前布局的。

很多人一听到机器人就好像永远都不需要人工介入式生产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机器人的调试、维修、保养都是很繁琐的过程,尤其是配合机器人使用的夹具(治具)是属于易耗易损件,这个是需要定期跟换的,一旦发生跟换就需要从新校核机器人的运动坐标,这都需要去做大量的工作,你们看到永远都是机器人表面的风光,这背后的苦逼就完全都由维护人员去搞定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你若现世安好,必定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吧,机器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04 信息化配套

其实信息化的经营模式将会是未来的企业发展主流,不管你是不是会做智能工厂,信息化管理模式是肯定要走在前面的,例如与财务、供应链息息相关的ERP系统,与生产过程相关的MES系统等,这些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会极大的优化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营模式。

我认识一个企业,他们在信息化方面做得很是牛逼,甚至国家工信部部长都亲自去他们那里参观(就是2018年的事情),但是他们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还是很低,很多生产环节都没有实现自动化生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信息化产业升级,而且他们企业也确实从这个事情上得到了很好的收益,当然他们现在也在布局自动化产线,打造智能工厂,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和能力去做这个工作。

所以无论你的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其实你都有去发展企业产业升级的可能性,从不同的切入点去布局和开始,并不需要按一个既定的套路去做这个工作,至于是自动化先行,还是信息化先行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赶快行动起来,只要已经在路上,就有成功的机会。

05 企业文化全面升级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企业在产业升级这个事情上还不成熟,那完全是因为企业文化没有准备好,甚至我们可以归结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没有准备好,这是一个需要从上至下的全员参与的过程,不仅需要统一行动,更需要统一认识,甚至统一思想。

这是一件让企业所有人都不舒服的事情,这是一件会损坏一部分利益的事情,这是一件需要大家持续学历的事情,其成果之美好也注定了其执行之艰辛,好东西总是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甚至我认为企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更有效的排出推行的阻力,至于所谓的技术限制还是其次的,因为技术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但如果人心在变革上拒绝,那基本上这个事情就没有作为的可能了,所以要在变革之初就努力去打造一种企业的变革文化,让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个事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非常赞成一个私企老板关于信息化推行的决断“不换思路就换人”,首先从企业中层的接受度开始,如果你不选择改变,那你就“滚蛋”,让那些愿意改变的人去主导企业的发展,只有这种魄力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产业升级,才配得上企业的产业升级。

如果您的企业正在进行智能制造或数字化工厂的转型升级,欢迎访问慧都官网或拨打客服热线:023-68661681,我们将根据您企业的实际情况免费定制解决方案,并发送相关行业案例给您!

扫描获取更多智能制造资讯!

慧都智能制造